角膜曲率是描述角膜前表面弯曲程度的参数,通常以曲率半径(mm)或屈光度(D)表示,反映角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。正常角膜中央曲率半径约 7.8mm,对应屈光度 43D 左右;周边曲率较平缓,形成 “非球面” 形态。角膜是眼内主要的屈光结构,其曲率直接影响眼球总屈光力(占总屈光力的 70% 左右)。
角膜曲率的主要作用包括:
屈光状态评估:曲率异常会导致屈光不正,如曲率过陡(>46D)可能引发近视或散光,过平(<40D)可能导致远视。
疾病诊断:圆锥角膜患者角膜中央曲率会进行性变陡;角膜瘢痕、外伤等可导致曲率不规则,引发不规则散光。
配镜与手术参考:验配角膜接触镜时,曲率决定镜片基弧选择;激光近视手术、白内障手术中,需依据曲率计算手术量或人工晶状体度数。
近视防控监测:在儿童近视进展中,需区分眼轴增长与角膜曲率变化的影响(如曲率变平可能部分抵消眼轴增长的近视效应),为干预方案提供依据。
临床通过角膜曲率计或角膜地形图测量曲率,是眼科基础且关键的检查指标。